要重视聋儿的早期干预
1、重视早期干预。早期干预包括早诊断、早配助听器和早训练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定义,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是指生后12个月内或发生耳聋后6个月内给与及时诊断。因此除应把听力筛查作为新生儿常规的筛查项目,入学前不同年龄段也应有常规的听力检查,对于疑有听力损失者,应及时就诊检查。 2、重视听力补偿效果。要做到科学、合理的选配助听器,需要患者的配合,更需要专业人员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,熟练掌握小儿测听技术、助听器性能分析等理论,特别是现在助听器技术的高速发展及人工耳蜗技术的出现,更要求专业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,才能做到及时的给予聋儿最佳的听力补偿。对于那些耳聋程度过重,有可能经过充分补偿,也难使这些聋儿在高频区达到处方要求补偿水平。因此,根据聋儿的听力、家庭的承受力,可采用人工耳蜗技术进行听觉重建。 3、采用多种康复训练手段。根据本研究结果,由于聋儿语言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、规律性,在进行听力训练时,可遵循这一规律,对于聋儿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在表示理解的同时,分析原因,找到纠正的办法, 特别强调采取传统的观念、方法和现代观念、方法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。现代技术的发展,多媒体训练软件也给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提供了又一有效的途径,特别对一些音,不易感受到舌位、气流、声带振动、鼻音等特点的,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,为聋儿获得这些语音进而提高言语清晰度提供有效的帮助。
|